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正文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牵手小学生打造清明祭扫中的“跨代际”红色课堂

发布人:机汽学院时间:2025-04-01浏览:

“烈士爷爷,我把您写的家书读给弟弟听了,他说长大后也要当解放军!”3月30日,在青岛市黄岛区革命烈士陵园,来自王戈庄社区的小朋友,将手写的“时空信件”放在墓碑前。这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联合蚂蚁力量公益组织开展的清明主题教育活动的现场。通过大学生与少先队员结对宣讲、共践共学,一场跨代际的精神对话在此展开。

历史“活”起来沉浸式教育触动心灵活动创新采用“祭奠+宣讲+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以“星火燎原”“浴血抗战”“黎明前夜”“薪火相传”等主题串联红色历史。宣讲团成员结合史料与实物,生动讲述本土革命故事,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鲜活记忆。纪念碑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子以《永不褪色的守望》的朗诵叩击人心。青老两代宣讲者共同立下誓言做一粒火种,让信仰照亮每个角落!”大学生与小学生共同向革命烈士献上菊花,在春风中舒展成朵朵未寄出的思念,让抽象的历史化为指尖的温度。


大手拉小手,信仰接力传薪火。为提升宣讲专业性,学院从学生骨干中选拔20人组成“红色青锋宣讲团”,通过党史培训、讲解实训与现场考核,打造了一支“能讲、会讲、善讲”的队伍。活动特别招募的“小小宣讲员”,与大学生结成“1+1”传帮带小组。孩子们从“听众”转变为“讲述者”,以全新视角走进红色历史。活动中,大学生以生动语言还原历史场景,小宣讲员则通过问答互动激发兴趣,形成“大手牵小手”的共学氛围。

集体宣誓环节,稚嫩却坚定的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彰显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的蓬勃力量。“讲解烈士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青年更应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讲团成员贾雨萱感慨道。“以前觉得英雄都是课本里的,今天才知道张爷爷就牺牲在我们社区那条路上。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抚摸着展柜里的旧怀表感慨道。

情感共鸣两代人的“精神接力”在烈士墓碑前00后大学生与10后小学生结对清理烈士墓,擦拭碑文并考证生平,这场跨越年龄的红色对话已悄然播下种子。在“时空对话”环节,他们共同书写寄语,将满载崇敬的明信片悬挂于纪念树,完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看着孩子们认真抄录烈士诗作的模样,我找到了宣讲的意义。”宣讲团成员王喆说道

返程的路上,小宣讲员在活动后主动向家人复述英烈故事,红色基因在童声传递中悄然生根。参与活动的家长给予宣讲团成员高度评价,并纷纷表示,“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明白——铭记,是最好的致敬;传承,是最好的缅怀。”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虎表示:“此次活动以‘跨代际’对话创新思政育人模式,青年学子在讲述中强化使命担当青少年在互动中增强历史认同,实现了红色基因传承与社区文明建设的双向赋能。学院将‘红色青锋’打造为立德树人的鲜活品牌,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动能。”

此次跨越代际的红色对话,既是在青少年心田播撒信仰火种的生命课堂,更是新时代青年锚定知行合一的成长坐标。下一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将持续构建行走的红色育人矩阵”,开展“青锋微讲堂”“周末故事会”等活动,推动青年学生被动参与主动传承的深层转变,激励学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在社会建设发展中成长成才。(撰稿:徐卫晓、王喆 审核:李忠晓、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