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同学们对交通专业的了解,激发新生的科技创新热情。12月30日晚,交通运输教研室开展交通运输专业系列前沿学术报告。潘福全教授、陈德启博士和张平霞博士担任主讲,2019-2021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聆听报告。
潘福全作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概况及事故伦理与责任问题探究”的专题报告。从无人驾驶汽车的基本概念,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分级着手,再到其当下的发展现状,以一副全景图描绘出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轮廓。他又从国际视角出发,进行了历史性的对比,以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分析其性能,如雷达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网络云平台技术、车载计算机系统等。他反复强调,顺应当前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需要,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未来发展的普及化已经势不可挡。随后,潘教授以安全问题为切入口,结合实际案例向同学们阐述了无人驾驶汽车事故原因,事故伦理以及其责任划分等相关专业性的问题。在结尾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科研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如设置专用路权、强制保险、严控牌照发放,引导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角思考当下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事物规则的制定、法律与道德的选择、事故责任归属等。

陈德启作了“网约车数据应用与分析”和“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的信号交叉口运行状态检测”的两个专题报告。陈德启基于目前网约车的快速发展,用图片为学生展示出当前每一天网约车的人流量,其中快车、专车、顺风车、出租车的数据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些浮动车数据包括位置信息、时间信息、速度信息、车头方向。这是一辆网约车在行驶过程中实时更新的信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直面的数据。接下来便介绍了这些数据记录的说明。在微观节点层面,介绍了关于信号配时的参数计算;在中观层面介绍了大数据驱动的城市群内部交通流运行状态判别和道路交通速度预测;在宏观层面介绍了顺风车OD分布及节油分布,节假日城市群城际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旅游景区具体特点等。让同学们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乘坐的网约车的数据传输及处理。接着,他又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从多方面讲解了多任务融合深度学习模型框架,用多种图形曲线直观地反映多个数据,让同学们学到很多知识。

张平霞作了“智慧物流——时代的变革”的报告。她以什么是“智慧”作引,指出物流发展研究的范围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他向我们展示了物流行业的经营全球化、系统网络化、供应链简约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她从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跟踪定位,无线智能终端,人工智能,自动分拣,数据挖掘七大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智慧物流发展的愿景,并以京东智慧物流为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智能化下的快速发展。接着,张平霞又进行了“如何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报告。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撰写论文的相关事项及注意点向现场同学娓娓道来。她针对为什么要发表论文,科技论文有哪些分类,到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如何写一篇高质量论文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会上,张老师还分享了撰写科技论文的步骤:首先是选题,收集和阅读参考文献,构思,拟定提纲,再到拟写草稿,最终修改定稿,并对每一个步骤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此次报告,让同学们对撰写论文不再陌生,为同学们以后的科研道路更是打下了基础。

此次学术报告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明确了前进目标,对培养学生科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撰稿:朱永强、谢同欢、王泉;审核:潘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