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始了,师生们带着喜悦与期待,陆续踏上返乡路。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一群忙忙碌碌的“赶路人”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期盼,为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他们凝心聚力像一团火,在寒冷的冬天里孕育着生机与希望。
科研辅导,赋能教师提升发展。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是重点和难点工作,寒假伊始,院长郭峰、副院长彭子龙便组织了30余人的教师队伍,聘请校内外专家,围绕关键撰写要素、凝练创新特点、规避常规错误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座谈,以提高申报书的规范性和申报质量。1月26日,副院长陈成军组织校内专家,对青年教师申报国家基金项目逐一进行审阅指导,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师科研水平更上新台阶。

立足未来,优化调整专业布局。为贯彻学校专业调整布局要求,1月23日,学院班子成员与交通运输、交通工程2个专业的教师一起,学习学校文件,教师们畅谈了专业调整带来的综合影响。院长郭峰指出,此次专业调整,是学校经过长期调研与专家讨论,基于优化学科体系结构、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提高办学质量作出的决定,学校会尊重老师们的选择,期望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大家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准备完成高质量的专业认证,在发展中做强专业,也实现教师们的自身价值。

交流提升,促进学科建设深度发展。为有效做好专业认证准备工作,1月20日,测控教研室组织开展专业认证专题交流会,邀请国家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刘立人作了专题报告。刘立人教授详细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由来、发展过程及认证的各个主要环节,并就专业认证准备、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指出了老师们对专业认证认识的不足之处,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充分。同时,在交通运输专业教研室里,老师们呈现一片忙碌热闹景象,临近假期接到初审材料通过的通知以后,副院长潘福全团结带领交通运输专业教师们,充分利用春节前的宝贵时间,围绕专业认证指标任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多次交流会,明确任务分工,组织专班齐心协力撰写认证报告,为争取2022年上半年专家进校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认证做好充分准备。


协同联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进一步促进校政、校企合作交流,做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在学生工作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团委书记王成与“双量提升”就业育人基地负责同志赴威海开展政校企精准对接活动,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地方人才引进的“双赢”。1月25日,学院与青岛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洽谈会,就PEDP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下学期学生毕业设计的开展和实习管理等具体事宜进行深入洽谈。1 月22日,2020级仪器与测控专业召开线上家长会,班主任官源林对学生上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总结,就疫情防控、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重要强调,与家长们进行了热情充分的交流,推动家校协同育人走深走实。同时,官源林勉励大学生在家勤劳尽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家乡、社区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淬炼和提升自己,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



规范严谨,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按照学校绩效考核分配要求,1月23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遵循岗绩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客观公正的原则,注重教学科研和工作实绩,严格把关审核每位老师业绩,保证绩效分配公开、透明,把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走稳走实,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撰稿:吴静;审核:李忠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