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推动科研育人工作不断深化,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科学谋划、统筹安排,认真做好在线教学、线上科研和学术研讨等工作,努力做到线上教学研讨不断线、学术科研不停歇、成果转化不止步。
教学研讨不断线。为进一步强化对线上教学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开展“线上教学主题活动月”,丰富教学研讨活动的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切实有效锤炼教师教学技能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专业负责人为抓手,落实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依托学科、品牌专业和学院实验中心,培育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学院专业课教师王海涛、井陆阳、付全荣、代沅兴留守校内,组成学院教学应急服务小组,在教学协调、科研云支持、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维护、实验监督等方面协助开展工作,保障学院各项教学研讨工作有序开展。

学术科研不停歇。离校不离研,科研不放松。学院居家办公的教师充分利用居家防疫的时间,大量查阅和梳理文献资料,精心开展项目申报和在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有的为疫情防控提供智库建议与智力支持,有的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学院3D打印研究团队教师朱晓阳通过线上组会、一对一视频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科研进度,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此外,教师们重视科研成果奖励申报,力争国家级、省部级高级别奖项。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不断提高学科“造血功能”,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成果转化不止步。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团队主动与临清市政府沟通,积极关注当地企业轴承产业升级需求,为促进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目前,郭峰、栗心明、白清华和王德祥四位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结合学科专业知识,成功申请课题5项。顺利完成由山东省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组织的校企合作项目线上答辩,接下来将根据企业技术需要,及时调整项目内容,更好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接下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服务载体,多渠道沟通、多举措发力,积极做好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双高建设贡献力量。(撰稿:吴静;审核:李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