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疫情期间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做好心理调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5月23日,学生工作处主办、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承办的“理工阳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顺利开讲,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刘倩倩应邀作了题为《压力,我该如何与你共处》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安庆、学院心理联络员、朋辈志愿者、学生心理社团成员500余人参加。

会上,刘倩倩通过压力测试小游戏,引导大家回顾近期压力事件,体察它们带来的情绪变化与身体反映,帮助大家深刻认识压力的普遍性与影响力。互动中,她结合生动案例,启发师生明确压力来源,深入思考不同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强调有效进行自我压力调适的重要意义。结合学生们当前压力主要来源,包括考试焦虑、科研压力、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多个方面,开具多味“良药妙方”,包括归因理论的视角、精神分析的视角、时间管理、正念视角、身心整合视角等,建议大家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调节方式,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最后,她带领参会师生体验腹式呼吸法、正念冥想放松法,感受压力释放后的舒适,更好地帮助大家觉察到自身的心理不适,及时做好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缓解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刘老师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教育者积极引导息息相关,不同年级的学生面临的压力不一样,我们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感知压力、化解压力,为学生解疑答惑。”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心理联络员辛雪梅这样说。机械204班王政说:“刘老师的讲课让我学到很多,接下来我要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在压力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心种一片阳光,一路温暖前行。“理工阳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系学校“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帮助青年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答发展困惑,温润学生心灵。接下来,学校将持续聚焦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探索“心理健康+”的工作模式,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集教育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知心”、“解心”、“暖心”心理健康活动,增强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心理育人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撰稿:吴静、刘安庆;审核: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