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3日,香山科学会议第S66次会议顺利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聚焦“创新发展噪声科技,支撑建设‘宁静中国’”。会议聘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田静研究员、海军工程大学何琳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教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李风华研究员、同济大学毛东兴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蒋伟康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生态环境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等相关管理部门专家,会同高校、研究所、企业等40余名技术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泰山学者刘碧龙教授受邀参会并作专题报告。
会议执行主席团
李风华代表执行主席致辞并介绍了会议的背景,中科院声学所党委书记倪宏参加会议并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祝贺和期望。田静作了《创新发展噪声科技,支撑建设‘宁静中国’》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宁静中国”提出的背景,包括噪声污染的新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和实施、核心装备产品的国际竞争形势以及噪声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宁静中国”科技行动计划的建议,面向相关主要产品设备噪声控制的战略需求,紧紧抓住国际噪声控制工程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下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机遇,统筹谋划噪声控制的学科基础与技术体系,分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典型应用,用10~15年的时间,充分掌握噪声控制核心关键技术,相关科技领域全面走向国际前列,有力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支撑“宁静、和谐、美丽”社会建设,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会议围绕“宁静中国”的技术基础与发展展望、“宁静中国”的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宁静中国”对国家层面管理的新挑战等三个中心议题,邀请了中科院声学所张仁和院士等12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刘碧龙教授作了“结构声若干前沿问题与展望”的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结构声领域小尺度材料与结构控制大波长声波的机制和极限、具有“高静低动”力学特性的最优拓扑结构、湍流边界层和边界结构耦合噪声的机制与控制、多部件耦合下旋转机械系统非线性振动与噪声的机制、结构噪声的中频计算方法及工具开发等五个代表性关键问题和研究进展。
刘碧龙教授作‘结构声若干前沿问题与展望’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香山科学会议的召开对于噪声治理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我国噪声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噪声控制的任务艰巨繁重,实现目标任重道远。“宁静中国”理念的提出在国内科技界树立了一面旗帜,主题报告绘制了新时期中国噪声治理的新蓝图。后续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宁静中国”科技行动计划,坚持目标导向、源头治理、数据赋能和智能控制,进一步疏通噪声控制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为制造强国建设做贡献。
会议代表合影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发起,在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资助与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撰稿:刘洋、刘碧龙;审核:陈成军、李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