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23,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观念,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系统掌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中某一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在本领域的应用,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外国语能力,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具有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负责技术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交通系统分析与控制优化:道路交通流理论、路网交通理论,交通路网可靠性理论,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控制优化、城市低碳交通及ITS技术。
2、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理论与方法、交通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交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交通设施对驾驶人行为的影响机理、驾驶人生理心理与行为特性。
3、载运工具检测与控制:载运工具智能检测诊断、车辆可靠性、汽车节能与控制、汽车驾驶适宜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技术。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优秀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提前毕业的条件见附件1规定。学习年限为2.5-5年。
四、培养方式
以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指导原则,开展形成以导师为中心、师生互助的指导学习小组,在系统讲授本专业学位课程外,积极建立和加强与相近专业方向的交叉联系,促使研究生形成发散性和多元化的学术思维;因材施教,注重开展自学和对话式、讨论式、报告式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式教学,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 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导师应按培养方案要求,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提交教研室(研究室)审查,经院系领导批准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2. 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和理想教育相结合,除安排学习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要加强形势、政策、理想、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各项社会政治活动。
3. 研究生的培养应采用理论学习、科研和论文并重,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要加强素质教育,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注意培养研究生掌握科研方法或独立承担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法上,主要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4. 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应采取课堂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研究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经常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引导研究生培养和发展正确的兴趣爱好,强化自身道德修养。
五、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1、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分总数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得低于16学分,非学位课不得低于10学分);非课程学分包括,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1学分,综合能力提升1学分,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共4学分。
2、课程设置
具体见附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表。以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补修本科生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3、必修环节
学术学位必修环节包括: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1学分,综合能力提升1学分,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1学分,社会实践环节1学分;审查或考核通过后计入学分。
1)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
研究生在进入论文研究阶段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准备,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原则上在第2学期完成,最迟在第3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1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主要考核其课程学习情况、导师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后由学院做出考核意见。
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通过后,计入1学分。
2)综合能力提升
共16学时,包括“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能力”、“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六项内容。由学院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计入1个学分。
3)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
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完成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学分,包括:
①科学技术前沿报告: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
②学术研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10次以上,且必须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至少1次。
考核通过后,计入1个学分。
4)社会实践
研究生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3周,并撰写总结报告。考核通过后,计入1个学分
六、学术成果
为提升研究生专业素养、拓宽学术视野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采取措施鼓励和帮助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
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规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须在中文核心期刊或以上级别的期刊发表与本人所学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青岛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由于时间原因,学术论文不能正式出版,需提交编辑部出具的录用证明材料。或以本人为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第一发明人必须为其导师)和“青岛理工大学”为权利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由于时间原因,专利不能获得授权证书,则需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通知书。
七、论文工作安排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文献阅读、课题调研、选题报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
1.论文选题。论文的准备工作宜尽早开始。一般应在第2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范围;研究生最迟应在第3学期的第4周前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通过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其中书面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论文研究要求、研究方案、实验手段及时间安排等。选题一般应结合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中的课题进行,但要注意课题的深度和广度适当,以应用研究为主,注意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审核通过后,制定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进度安排等。若在执行中有较大变动或调整,必须经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
2.论文中期检查。论文工作中期,学院会同导师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4学期进行。
3.论文撰写。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应有一定深度,字数一般为3~5万。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论文内容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论文工作应表明作者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4.预答辩。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学院在学校要求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审查之前的1-2个月内,组织研究生进行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改进,对存在重大问题或者远达不到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学生,建议其推迟提交学位论文审查的请求。
5.正式答辩。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按《青岛理工大学授予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及答辩,答辩通过者送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并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再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评。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取得所规定的科研成果(论文、专利),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提出是否同意授予学位的意见,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培养标准,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
附表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要求 |
学 位 课 |
公共 学位课 |
M999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考试 |
必修 |
5学分 |
M999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1 |
考试 |
必 修 |
M9990029 |
综合英语 |
2 |
40 |
1 |
考试 |
必修 |
基础 学位课 |
M9990005 |
数值分析 |
3 |
48 |
1 |
考试 |
必修 |
≥12学分 |
M9990008 |
数理统计 |
2 |
32 |
1 |
考试 |
M0050201 |
交通运输工程学 |
2 |
32 |
1 |
考试 |
专业 学位课 |
交通系统分析与控制优化 |
M0050202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2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
城市交通控制理论与实践 |
2 |
32 |
2 |
考查 |
道路交通安全 |
M0050207 |
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 |
2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
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仿真 |
2 |
32 |
2 |
考查 |
载运工具检测与控制 |
M0050204 |
汽车可靠性理论与工程 |
2 |
32 |
2 |
考查 |
必修 |
|
人工智能与汽车控制 |
2 |
32 |
2 |
考查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 选修课 |
M9990014 |
体育专项课 |
1 |
30 |
1 |
考试 |
必修 |
2学分 |
M9990030 |
学术英语写作 |
1 |
20 |
2 |
考试 |
必修 |
|
Visual C ++ 程序设计 |
2 |
40 |
1 |
考查 |
选修 |
≥7学分 |
|
大数据技术 |
2 |
32 |
2 |
考查 |
选修 |
|
Python机器学习 |
2 |
32 |
2 |
考查 |
选修 |
|
管理学原理 |
2 |
32 |
2 |
考查 |
选修 |
M9990011 |
第二外国语-韩语 |
1 |
48 |
2 |
考查 |
选修 |
M9990012 |
文学欣赏课 |
1 |
20 |
1 |
考查 |
选修 |
M9990013 |
音乐欣赏课 |
1 |
20 |
1 |
考查 |
选修 |
M9990034 |
雅思 |
2 |
40 |
2 |
考试 |
选修 |
M9990035 |
托福 |
2 |
40 |
2 |
考试 |
选修 |
交通系统分析与控制优化 |
M0050203 |
智能交通系统 |
2 |
32 |
2 |
考查 |
选修 |
M0050227 |
现代交通技术★ |
2 |
32 |
2 |
考查 |
道路交通安全 |
|
道路交通心理学● |
2 |
32 |
2 |
考查 |
选修 |
M0050217 |
大数据在交通中的应用 |
2 |
32 |
2 |
考查 |
载运工具检测与控制 |
M0050210 |
车辆智能检测技术● |
2 |
32 |
1 |
考查 |
选修 |
M0050219 |
汽车性能测试及其评价 |
2 |
32 |
2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学术与创新创业活动 |
M9990025 |
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 |
1 |
|
2/3 |
|
必修 |
4学分 |
M9990032 |
综合能力提升 |
1 |
|
1-2 |
|
必修 |
M9990033 |
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 |
1 |
|
1-2 |
|
必修 |
M9990027 |
社会实践 |
1 |
≥3周 |
1-5 |
|
必修 |
|
补修课 |
|
交通工程学 |
2 |
32 |
1-3 |
考试 |
必修 |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的至少选2门,不计学分 |
|
交通控制与管理 |
2 |
32 |
1-3 |
考试 |
必修 |
|
汽车运用工程 |
2 |
32 |
1-3 |
考试 |
必修 |
总学分 |
不少于32学分 |
注: 1、按照规定设定课程门数:按一级学科设置的,合理设置全英文/双语课程,每个一级学科至少开设2门,并在培养方案中进行标注:课程名称后加“●”标识的为双语课程,加“◆”标识的为全英文课程。另外课程名称后加“★”标识的为案例课程,加“▲”标识的为校企联合课程。 2、在含有实验学时的课程后标注“(含实验)”。 3、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本科层次主干课程(至少2门),不计学分。 4、学术学位研究生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3周,应撰写总结报告。具体形式及管理办法由各培养学院自行确定,考核通过后,计入1个学分。
|
附件1: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
(2)提前毕业离校时须修业满2.5年以上,且已修完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公共学位课、基础学位课、专业学位课的成绩为80分及以上,专业选修课成绩为85分及以上,其他成绩合格,无重修和补考情况。
(3)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时,至少应以青岛理工大学为第1署名单位、以第1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录用2篇与所学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含1篇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学术论文);或者至少以第1发明人、第1权利人为青岛理工大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等同于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且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第1作者或者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
(4)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者,必须参加论文盲审,并在学校统一规定的答辩时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5)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学术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