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博士点建设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包含4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目前主要有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1、精密绿色加工与微纳增材制造

在精密绿色加工、微纳3D打印及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领域开展研究。提出磁增强纳米流体静电雾化可控射流MQL磨削新技术,攻克了磨削区换热能力不足的技术瓶颈。提出电场驱动喷射沉积3D打印新工艺,为多材料多尺度增材制造提供了全新的工艺解决方案。近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4项,在INT J MACH TOOL MANU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35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7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2、摩擦学与表界面技术

面向摩擦学国际学术前沿,近30年来一直从事油膜润滑数值分析、微纳米膜厚测量和抗磨表面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的弹流润滑“温度-黏度楔”理论,被认为解决了困扰国际摩擦学界50年的理论难题;建立了双色光干涉光强调制膜厚测量新方法,成功研制了首台面接触油膜厚度在线测量系统,在中科院兰化所等多个单位得到应用。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3项,在ASME J TRIBOL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5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

3、智能信息处理与机械状态诊断

主要研究领域为机械状态监测、故障智能诊断、增强现实诱导、机器视觉等。提出的声发射信号线性化、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优化改进与集成应用等多种新方法及其相应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成功应用于机械状态监测、数控机床与舰船等装备的故障诊断和预知维护及水下小目标高精度三维重建。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5项,在J ACOUST SOC AM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5篇,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国家煤炭工业科技奖2项。

4、能源与运载装备动力学及控制

基于多学科交叉,在能源与运载装备的结构声学设计、声振与节能控制等领域开展研究并形成特色。开发的煤压机房声振控制技术、高炉渣梯级利用技术已在济钢、莱钢成功应用;与海尔集团合作创新开发的节能超低温冰箱已搭载神舟飞船4次。近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3项,横向课题53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等发表论文127篇。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1项和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