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

首页    研究生培养    2018级    正文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5201)2018级

发布人:王娜时间:2018-10-18浏览: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01,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科技开发、工程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工程问题建模、工程技术创新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工程技术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1、工业摩擦学与材料表界面工程:摩擦、磨损、润滑机理,摩擦学测试技术,流体润滑理论与应用,轴承、齿轮、凸轮等机械零件的润滑理论,纳米摩擦学。表面工程中的表面涂层强化、机械结构的疲劳强度、材料表界面结构的调控、不同金属材料摩擦副的表面改性。

2、精密绿色加工与微纳增材制造:精密绿色加工、精密磨削与激光快速制造。液态成型,塑性成型,连接成型,高分子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及工艺;智能制造、微纳3D打印、微尺度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快速原型制造与生物组织构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

3、智能信息处理与机械状态诊断:智能信息处理,机械设备动态参数测试、机械设备检测、设备故障诊断理论及应用技术、智能状态诊断,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4、冶金与运载装备动力学及节能控制:机械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虚拟样机技术、机械振动、噪声控制与测试方法、机械振动分析及其控制,大型冶金装备、运载车辆的结构声学设计、声振控制,冶金能量回收装备,冲击、振动、降噪理论在机械设备、冶金、车辆、航天器与飞行器中的应用等。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从2018级开始实施)。其中,研究生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约一年。用于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凡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规定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学校允许优秀研究生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在学制基础上最长可延长2年。研究生经学校批准休学或保留学籍的,休学或保留学籍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主要在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是第一导师,对培养质量全程负责;校外导师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由校内导师和学院共同聘请由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在校内以导师为中心组成集体指导小组,重视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本专业开设系统的学位课程外,还建立与相邻专业方向的交叉联系;因材施教,强调自学和对话式、讨论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导师应按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提交教研室(研究室)审查,经院系领导批准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2)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和理想教育相结合,除安排学习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要加强形势、政策、理想、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各项社会政治活动。

3)研究生的培养应采用理论学习、工程专业实践和论文并重,系统理论学习与工程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加强素质教育,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独立担负工程设计、管理等技术方面工作的能力。

4)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应采取课堂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研究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

五、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1、学分要求

应修总学分: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总数不少于33学分,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7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9学分);非课程学分包括专业实践4学分,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1学分,综合能力提升1学分,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1学分,共7学分。课程学分的计算方法(不含学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一般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

2、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件。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从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互换性原理与测量6门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中选修2门。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计学分。

3、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1学分;综合能力提升1学分;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1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

(1) 论文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论文开题原则上在第二学期完成,最迟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硕士至少1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不合格者终止学习。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通过后,计入1学分。

(2) 综合能力提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获得1个学分:

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类活动

参加市级及以上科技竞赛1次、或研究生党总支及学院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类活动3次,即可计入1个学分。

获科研成果

在学位申请时学校要求必须达到的学术成果要求之外,研究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级别的学术论文或国际会议论文1篇、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授权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校级以上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即可计入1个学分。以上成果导师为第1位,研究生为第2位,也可视为研究生的成果;由于时间原因,学术论文不能正式出版,需提交编辑部出具的证明材料。

(3) 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满足下列条件即可获得1个学分:

科学技术前沿报告: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公开做1次学术前沿报告;

②学术研讨: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10次以上,且必须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至少1次。

(4) 专业实践(4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专业实践包括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专业实践时间一般安排在第2-4学期。专业实践前要提交实践计划,实践结束后要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学院在实践中间要进行中期检查,在实践结束后要进行实践效果评价。

教学实践工作量约折合讲课16课时,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助课、指导本科实验、实验室实习、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学实践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2级,分别计1学分、0学分。

企业实践为参加产学研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等企业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项目管理、调研分析活动,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实践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2级,分别计3学分、0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选定导师后一个月内,导师应按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和专业实践计划,提交教研室(研究室)审查,经院系领导批准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在专业实践完成后一个月内提交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和院系领导审查后由学院评定给出专业实践成绩,并计4学分。集中专业实践的时间一般应该安排在第一学期末,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

六、学术成果

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规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须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本人所学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1篇(收入会议论文集亦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也可视为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作者单位应署名青岛理工大学。由于时间原因,学术论文不能正式出版,需提交编辑部出具的证明材料。

七、论文工作安排

学位论文工作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础训练及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文献阅读、课题调研、选题报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

1. 论文的准备工作宜尽早开始。一般应在研究生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范围;研究生最迟应在第三学期的第四周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其中书面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实验手段及时间安排等。论文选题报告或研究工作计划,经过教研室专门小组及导师的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选题一般应结合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中的课题进行,但要注意课题的深度和广度适当,以应用研究为主,注意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审核通过后,制定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进度安排等。若在执行中有较大变动或调整,必须经导师同意、院系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

2. 论文工作中期,院系和教研室要会同导师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

3.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论文内容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论文工作应表明作者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4.论文答辩

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经学术不端检测和盲评通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认为论文合格并同意答辩后,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并举行学位论文公开答辩,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应有一位以上来自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担任。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学术成果,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获得毕业资格的硕士生,无违规违纪行为,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附表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

方式

要求

公共

学位课

M999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必修

5学分

M999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考试

必修

M9990029

综合英语

2

40

1

考试

必修

基础

学位课


M9990005

数值分析

3

48

1

考试

必修

≥12学分(按研究方向必修,其它方向可选修)

M9990006

数学物理方法

3

48

1

考试

M9990007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3

48

1

考试

至少选1门

M0020151

机械振动●

2

32

1

考试

专业

学位课


M0020102

机械工程前沿(导师集体)

2

32

2

考查

必修

工业摩擦学与材料表界面工程


工程摩擦学★▲

2

32

1

考试

必修

M0020105

表面工程学

2

32

1

考查

精密绿色加工与微纳增材制造

M0020126

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2

32

1

考查

必修

M0020109

制造测试技术

2

32

1

考试

智能信息处理与机械状态诊断


振动噪声数值仿真技术●

2

32

1

考查

必修


虚拟/增强现实与智能制造★▲

2

32

1

考查

冶金与运载装备动力学及节能控制


机械动力学

2

32

1

考查

必修

M002012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2

32

1

考查

公共

选修课

M9990014

体育专项课

1

30

1

考试

必修

2学分

M9990030

学术英语写作

1

20

2

考试

必修

M9990012

第二外国语-韩语

1

48

2

考试

选修

≥7学分


大数据技术

2

32

2

考试

选修


python机器学习

2

32

2

考试

选修

M9990013

文学欣赏课

1

20

1

考查

选修

M9990014

音乐欣赏课

1

20

1

考查

选修

M9990034

雅思

2

40

2

考试

选修

M9990035

托福

2

40

2

考试

选修

M9990028

工程伦理

1

16

2

考查

必修

专业

选修课

M0020163

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应用

2

32

2

考查

选修


文献检索与阅读写作

2

32

2

考查


工业摩擦学与材料表界面工程


表界面工程与摩擦学实验技术●

2

32

2

考查

选修


流体润滑数值分析及工程应用●

2

32

2

考查


摩擦学工程应用(省教改课)★▲

2

32

2

考查

精密绿色加工与微纳增材制造

M0020315

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技术实践★▲

2

32

2

考查

选修

M0020143

微纳制造技术及应用

2

32

2

考查


3D打印技术案例分析★

2

32

2

考查

智能信息处理与机械状态诊断


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实例★

2

32

2

考查

选修


机械电子

2

32

2

考查


制造系统工程与智能优化算法

2

32

2

考查

冶金与运载装备动力学及节能控制


节能与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2

32

2

考查

选修

必修

环节

学术与创新创业活动

M9990025

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

1




必修

7学分

M9990032

综合能力提升

1




必修

M9990033

科学技术前沿报告与学术研讨

1




必修

M0020002

专业实践

4




必修

补修课


液压传动


40

1

考试

至少选2门



机械制造工艺学


48

1

考试


电气控制与PLC


40

1

考试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32

1

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


56

1

考试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


32

1

考试

总学分

不少于33学分

注:课程名称后标“●”,为全英语授课课程;标“★”,为案例课程;标“▲”,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